2016年1月26日星期二

1月26日报道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网站近日发表题为《中国对美国实施核打击的计划》的文章,作者为美国海军军事学院中国海事研究所副教授莱尔·J·戈尔茨坦,编译如下:

如果你读的中国海军文献够多,也许就会对巡航导弹向航母战斗群发起多轴饱和攻击的图解习以为常。但在2015年10月一期军事杂志上,有一幅不同寻常的图解令人颇感不安。其目的是在地图上标示出,中国以20枚携带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打击美国的影响。


打击目标包括美国东西海岸和中西部最大的城市。巨大的放射性烟尘覆盖了美国多地,图例说明称“打击可能造成5000万人死亡”。地图标示出纽约市的最佳瞄准点,爆炸波使整个曼哈顿及周边地区灰飞烟灭。

令人颇感不安的是,上述文献设想了中国以陈旧的东风-5打击美国的情景。换句话说,这幅图例已经过时了10多年。中国最初部署的是具备公路机动性的东风-31,然后是东风-31A,现在是从潜艇上发射的巨浪-2。中国的核战略已从“确定报复”发展为“绝对确定报复”。

上述图例所属文章的主题其实与最近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的报道有关。这篇文章的作者说,在被问及2015年8月6日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测试的问题时,中国国防部发言人没有否认东风-41的存在。作者还援引美国情报机构的报告称,东风-41已完成4次测试,其中一次展示了多弹头重返大气层运载工具(MIRV)技术。作者估计,东风-41最终将使中国拥有从本土中北部发射导弹并命中美国境内(除佛罗里达以外)所有目标的能力。为更好地理解中美战略核平衡的演变及其意义,本文考察了最近有关中国核力量的相关文章。

在2015年9月凸显中国导弹力量的大阅兵结束后,有大量中文文章分析了中美战略核平衡问题。也许大阅兵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射程更远的新型反舰弹道导弹东风-26的亮相。

事实上,2015年11月一期中国军事杂志刊登了一系列有关东风-26的文章。在这些文章中,东风-26多次被描述为“核常兼备”武器。这期杂志着重探讨东风-26对核战略的影响似乎是为反驳一种观点,即中国部署这种新型导弹将破坏稳定局面。与美国战略家一样,中国战略家似乎也在(至少在中国国内)越来越多地推销一种观点:增加新型武器可以增强威慑力,从而实现战略稳定。

尽管出现了上述变化,但对于中国大力发展核力量的前景,中国国内的观点似乎相当平衡。

举例来说,大约1年前,一名来自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的评论员在题为《中国到底需要多少枚核弹头》的专家论坛中提出了一些具有启发性的观点。显然,令他不安的是,“我们听到一些新的声音,要求‘建设一支与大国地位相符的核力量’”。但他认为,中国必须继续集中力量建设一支“精干有效的核力量”。中国海军一位前官员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他认为,中国是一个中型核国家,应该借鉴英国和法国的经验,部署至少4艘携带核武器的潜艇,而这远远低于俄罗斯或美国现役的核潜艇数量。

但在同一个论坛中,我们也能看到中国专家普遍担忧的问题,即美国军事能力的发展方向可能对中国的核威慑力量构成威胁。显然,中国专家担心的另一个问题是战术核武器,最近的探讨大多与美国B-61核弹升级有关。2015年10月的一期军事杂志还用整页图例详细介绍了B-61核弹,包括其采用的“威力可调技术”(操控者可选择50至300吨当量的破坏力)。

同月出版的另一份杂志也用跨页图例介绍了俄罗斯短程战术核武器“伊斯坎德尔”SS-26导弹。此外,我还从别处记录了中国专家的相关探讨,涉及反潜战术核武器以及从潜艇发射携带核弹头的巡航导弹对冷战后期战略的重要性。希望这些只是中国国内的学术探讨,而不反应正在研制的真实武器。

从本文的讨论可以看出,在中国众多新型核系统纷纷亮相的背景下,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感到担忧,但也有充分的理由感到乐观。

作为经常乘坐中国高铁的人,我敏锐地意识到,中国在高铁项目上投入了天文数字的资金,同样也可以对核武库投入巨额资金。目前,中国还没有这样做,中国领导人设定了正确的优先目标,这无疑是好事。美国战略家要记住中国的这种克制,尤其是在他们考虑发展昂贵的新型武器系统(扩大的导弹防御系统、新型战略轰炸机、下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和全球快速打击武器)和一系列在中国周边海上争端中对抗中国的反制措施时。


延伸阅读



美国战略之页网站1月14日报道称,作为当前中国军队重组的一部分,中国的“第二炮兵”被升级为“火箭军”。这意味着它已由陆军的一部分成为中国的第四大军种(另外三个军种分别是陆军、海军以及空军)。由于火箭军掌控着中国的核武器,故其在四大军种中,火力最强但人数最少。

火箭军散布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约有10万官兵,由6个“导弹师”组成。火箭军拥有的最常见的弹道导弹是东风-21导弹。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新漫评:美国,你赢在哪里?

      据美国网站Politico报道,拜登政府的一些官员最近在私下研讨,每天美国因新冠疫情死亡的人数要降到多少时才是可以让人们接受的“适度死亡”,才可宣布政府已经战胜疫情。   在美国一些政客的眼中,死亡人数只是事关政绩的冰冷数据。 不久前,美国新冠肺炎累计死亡人数突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