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5日星期三

悄悄“变味”的朋友圈

导语


  当我们高兴或不高兴的时候,我们总是希望把这些和朋友进行分享。朋友圈就是一个这样的平台。在朋友圈,你可以尽情向你的朋友们展示自己的爱好和快乐。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很多人发现自己的微信朋友圈悄悄“变了味”:曾经熟悉的朋友从原先的分享美食、旅行、心情动态逐渐变身代购狂等疯狂刷屏,不少商家也开始用集赞的方式打广告、做推销。曾经带给我们欢乐的朋友圈,如今却让我们感觉很多人忽略了它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来源:凯风网上海频道 作者:杨梅
QQ截图20150410080102.jpg
悄悄“变味”的朋友圈

 01 朋友圈变味了吗?

· 曾经的朋友圈
 
2011年1月21日,腾讯公司推出微信软件,微信由此成为最新的社交宠儿,成为朋友之间最常用的一种交流工具,其中的“朋友圈”功能也随之迅速走红。2014年底,微信(WeChat)用户数量同比增长41%,用户从3亿增至5亿人,取得了中国社交软件应用第二名的好成绩。
自己在晒美食、晒旅行、晒心情的同时,也可以随时了解好友的生活动态,无论是年轻人、老年人,还是学生、上班族,大家一起吐吐槽,偶尔点点赞——“朋友圈”,逐渐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了元素与平台。相比过去红极一时的校内网、微博等交流方式,微信“朋友圈”显得更加私密。自朋友圈问世以来,用户一路扶摇直上,成功掀起从微博圈转战微信朋友圈的新浪潮。
· 现在的朋友圈又如何?
随着微信朋友圈的逐渐普及、好友数量的逐渐增多,圈子是变大了,各种烦心事也来了。不知何时,那些卖萌照、炫“福”照、美食照、心情帖都变成了衣服、包包、化妆品等商品的推销。
如今的“朋友圈”被网友分为几大派别:吃喝晒图派、清新文艺派、新晋父母晒娃派……当然也少不了海外代购派、商品广告刷屏派、集满点赞送礼派等等。和前者相比,后者带有更加浓的商业营销气息,但因为发布内容的都是好友,让很多用户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曾经的“朋友圈”又是为何开始变味了呢?
海外代沟层出不穷
曾经熟悉的朋友突然换了面孔,变身代购狂,疯狂刷屏,发各种面膜、高仿包包广告……相信不少朋友肯定和笔者有相同的感受——这到底是怎么了?曾经自以为熟悉的亲友竟然开始做起了买卖,并且不断刷屏浪费流量。
海外代购,简而言之就是找人帮忙从国外购买你需要的商品,这些商品或者尚未在国内上市,或者其价格比当地的划得来,然后通过快递发货或者直接携带回来。在经历了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毒奶粉”等事件后,海外代购奶粉成了许多新晋妈妈的首选;名牌包包的差价代沟也颇受广大女性的青睐。这也让许多微商发现了商机,利用朋友圈这个平台作为自己的“生意圈”。天天“被生意”、常常“刷友情”成为困扰微信用户新问题。
集赞活动络绎不绝
“集满38个赞,可获游泳卡一张”、“集齐50个赞赠送护肤品”……一个又一个的“集赞送礼品”活动在微信朋友圈里风声水起,各种集赞活动也不断充斥着朋友圈,有的人是为了那些活动礼品,而另有一些,则单纯想提高自己在朋友圈的人气。朋友圈里各种“求点赞”、“求转发”,成为捆绑友谊的另一道枷锁。
广告推广逐渐蔓延
 
“我的朋友圈里居然有宝马广告!瞬间觉得不再是人生的失败者了。”
“连可口可乐广告我都没收到,看来赤裸裸地被鄙视了。”
从2015年1月微信朋友圈广告正式上线。这一颇具新意的广告形式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
“据说,微信朋友圈广告推送是基于大数据分析,通过分析用户朋友圈语言特性,以及朋友圈图片内容,涉及到了自然语义理解,以及图像识别这些人工智能技术,所以名义上是推广告服务,实际上是对腾讯内部秘密研发已久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实验。网友调侃,腾讯人工智能对你的识别分类如下:年收入 100 万以上,消费能力强,收到的是宝马广告;买不起 iPhone 6 但买得起小米的,收到的是 vivo 的广告;连小米,甚至红米都买不起的,收到的是可口可乐的广告;而那些喜欢在朋友圈吹水,特别闲的,但没有收到朋友圈广告的,微信是在告诉你,没钱就好好干活,别刷手机了。”自此,微信用户在“被代沟”、“被点赞”之后,又遇到了“被广告”的新烦恼。 【详细】

 02 对于朋友圈的变味,微友看法不一

 
当微信不再只是朋友间的问候,朋友圈成了发布、推广各类代购、商业信息的“生意圈”的时候,引发了不少微友的争议。根据新浪发起的“你怎么看微信在朋友圈插入信息流广告”的调查,86.6%的用户表示不能接受,仅有6.4%表示可以接受。
· 大部分微友表示不能接受
在享受微生活带来的便捷与幸福的同时,随之而来的代购、营销也让一些微友觉得不厌其烦,甚至有些反感。很多人表示坚决不能接受,看到就会马上删除;也有小部分微友考虑到彼此间的友情而放弃,只能自己忍受这种不断刷屏的节奏,但内心是不能接受的;另一方面,一些微友表示,不断的刷屏、发图片,实在是太费流量了!对于朋友圈出现广告的情形,网友们表达了不同的态度。有网友表示,朋友圈是自己和家人、朋友互动的亲密空间,而广告的侵入会让自己觉得朋友圈再无私密可言。有网友表示“代购广告都还没整治完,微信又想推自己的广告。看到就想把它们拉黑。”
· 一些微友则觉得无所谓
也有一些微友觉得无所谓,不喜欢的时候指尖一滑就直接忽略了,人家也是为了赚钱生活;还有一些觉得微商的出现也是不错的平台,有时候可能还会购买到自己喜欢的、想要的,并且这些代购、销售都是经过自己熟悉的朋友,内心会有一种比逛淘宝更踏实的感觉,觉得应该东西不差。也有不少年轻用户对朋友圈广告表现得较为“开明”,坦言只要形式好,做得不像广告就可以接受。“事实上,目前这样的广告形式不仅不会讨厌,反而更让我们期待。”
也许,让人反感的不仅仅是频繁刷屏、浪费流量,更多的是友情的被利用、“被绑架”,其实微友们更关心的是朋友的生活状态、幸福指数,而朋友圈的“变味”恰恰将这些掩埋其中,失去了该有的意义。 【详细】

 03 为什么会感觉朋友圈变味了?

· 用户心理定位与腾讯公司产品定位差异
用户:微信朋友圈应是更为私密的互动平台
说到腾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腾讯QQ。同是腾讯旗下的大品牌,微信和QQ却有着不同的品牌定位和用户体验感受。
QQ更倾向于一个虚拟的交友互动平台,在这个舞台上,你不必太关心对方是谁,而微信则更加倾向于和你身边的人之间的互动交流。
在用户体验上,微信的好友多数是自己身边的熟人,相对比较私密,微信朋友圈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打败QQ、校园网、微博等众多平台,更多的取决于用户对其私密程度的青睐。然而,当用户因微信朋友圈比QQ、微博更为私密、有更少虚假广告、更少商业信息而转站之后,微信的商业气息才逐渐显现。可见,微信商业化一开始并未出现在用户的认识与认可之中。 【详细】
实际上,对微信的商业化尝试从未停止
微信自2011年1月21日问世以来,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领域的重要平台。四年来,微信版本不断更新,微信用户使用数也已突破5亿,对微信的商业化尝试更是“一直在路上”。
 
2015年,朋友圈广告的到来更是开启了微信商业化新的“里程碑”。而在这之前也早已有了微信内购、微信支付等等商业化平台。
1月21日,第一条“朋友圈广告”开始内测。
1月25日,第一批朋友圈广告开始上线,宝马、智能手机品牌vivo和可口可乐成为第一批尝鲜者。
朋友圈开始有广告了,让不少微友感叹“微信朋友圈已经告别纯净时代”,尽管朋友圈广告的推出对用户体验可能影响不大,但绝对多数用户还是表示不能接受。 【详细】
· 微信商业化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让微友们感觉变味了
伴随着微信的逐渐商业化,一系列问题也悄然产生,令很多微友感觉朋友圈本身的意义真的变了。
“垃圾”信息的横行
不可否认,信息产业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而许多朋友也恰好利用了朋友圈的便利,给他们创造了这样的机会:轻点一下屏幕,就把自己的产品推销给了所有的好友,根本不在乎是否给对方的生活造成了影响。
同时,通过朋友圈朋友的介绍而购买了一些假冒伪劣产品,也会遇到维权艰难的问题。一些人明明知道自己卖的是假货还要给朋友推销,因为他知道朋友不会拿自己怎么样;而买到假货的朋友则碍于情面,宁可吃进“哑巴亏”,也不去维权。 【详细】
在此笔者提醒大家:由于微信是基于朋友社交的网络工具,如果仅仅是在微信上转发照片,很难界定这是一种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的非法经营行为,因此在权益受损时也很难通过正当渠道维护,所以在通过微信购买商品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逐渐淡化的人际关系和友情
信息化产业,一方面拉近了朋友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却也疏远了朋友之间的信任。不可否认,因为朋友圈,哪怕是远在天边的朋友,你也能实时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即便是好久不联系的朋友,你也能知晓他们的喜怒哀乐。可如今的朋友圈似乎将友情淡化了。
原本都是关系不错的朋友,可是无限的刷屏与推销让自己觉得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如果拉黑可能影响友情,如果屏蔽又怕对方发现,真的感觉自己的友情被“绑架”了一般,怎么样做都不合适。感觉以往单纯的友情已经不在了,现在有的只是赚钱的方法。而这种赚钱方式无疑是以透支友情为代价。 【详细】

 04 还来一个纯粹的朋友圈

继QQ、微博、人人网之后,微信及“朋友圈”成为人们最常用的网络社交工具。从最初的好奇,到其后的依赖,再到欲罢不能——接触朋友圈,许多人都经历了类似过程。却不知何时起,微信朋友圈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味道,成就了一批“点赞党”,还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广告,成了“生意圈”,让众多微友有点失望。曾经欢乐的朋友圈还能否回来?
互联网信息的第三方监管
今年的“3·15”,微信发布了号称“史上最全微信朋友圈使用规范”,包括禁止在朋友圈发未经授权的企业商业机密,禁止集赞,使用外挂等。
这个规范看上去很权威,却又经不住推敲。譬如现在微商们都在做的朋友圈营销,晒几张产品营销的图会被微信列为不符合使用规范吗?没有商业的生态是无法闭环的,微信的最大价值恰恰在于其朋友圈营销上。换句话说,微信此次发布使用规范,是为朋友圈能够保证让用户体验的同时,做更多的尝试。然而,一个使用规范,就能让微信朋友圈“返璞归真”?
此规一出,随即在网上也引起了辩论,正、反两方不相上下。
 
有不少网友认为新规形成了一定的约束力,但更多的网友则认为违规行为仍难治理。微信的单方面规范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互联网信息平台需要除了微信主体外的第三方参与并完善其生态的,第三方监管需成为维护朋友圈的新力量。工商部门亦应加大对“微商”行业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虚假宣传、销售假冒伪劣、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同时,严格依据工商总局印发的《网络交易管理办法》和国家网信办发布《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逐步推动“微商”行业执行营业执照注册登记和实名制登记认证工作,朋友圈的经营秩序或将迎来新的春天。 【详细】
公众平台的有效治理
 
当全国人民热切期盼清明3天小长假的前夕,《人民日报》以整版的篇幅发文,剑指以朋友圈为首的网络新媒体“七种病”:①内容克隆化、②求快不求真、③迷信点击率、④标题玩惊悚、⑤广告硬推销、⑥剽窃成重症、⑦媚俗无底线。现在的微信朋友圈,“标题党”层出不穷。什么“不转不是中国人”,好像不点个赞就变汉奸似的;什么“世界都转疯了”,一打开看点击量,才几百;还有用夸张色情唬人的图片,配个勾人的标题……所以,党报这次列举并非空穴来风,公众平台的管理与治理的确亟需引起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重视。积极引导微信平台运营商建立自律管理机制,探索建立微信营销行为监测系统,及时监测、排查相关信息,有效遏制违法营销信息通过微信肆意发布的现象,同时建立与通信、公安、平台运营商的长效协作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群众监督作用,形成监管合力,朋友圈等公众平台的有效治理将逐步实现。 【详细】
用户自身的合理使用
作为用户而言,我们都希望拥有一个干净、纯洁的朋友圈,发挥朋友圈作为相互交流平台的一个作用,新规的出现可能在短期内得到一定控制,但长久来看,可能会“吓走”一些用户,使得他们投奔其他软件。因此,新规的出台并非长久之计,关键还在于用户的自觉维护朋友圈的环境。
在此,也建议那些做代购、推销的朋友可以注册一个专门的微信号,不要将与朋友联络、沟通的平台用来做生意,因为时间一长,朋友之间的互信程度,朋友间对彼此关注的热情会逐渐降低影响友情。另一方面,作为朋友,大家都希望可以看到与你自身相关的信息与状态,也希望可以与你一起分担悲伤、分享快乐。

 05 结语

希望大家能重视维护朋友圈的干净,防范重于弥补。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一起努力找回曾经那个带给我们喜怒哀乐的、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圈,生活中的朋友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新漫评:美国,你赢在哪里?

      据美国网站Politico报道,拜登政府的一些官员最近在私下研讨,每天美国因新冠疫情死亡的人数要降到多少时才是可以让人们接受的“适度死亡”,才可宣布政府已经战胜疫情。   在美国一些政客的眼中,死亡人数只是事关政绩的冰冷数据。 不久前,美国新冠肺炎累计死亡人数突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