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3日星期六

头条 | 西方出现“反美阵线” 外媒将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



外媒称,美国宣布退出巴黎气候协定,而欧盟和中国此刻举行高峰会晤,可以说恰逢其时。那么,中国对欧盟而言,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伙伴吗?


对抗气候变暖 中国是欧盟可靠伙伴

    
德国之声电台6月2日报道称,中国对欧盟而言,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伙伴吗?“欧洲气候行动网络”的环保问题专家乌尔丽克·阿尔尼奥表示,在气候保护领域,中国绝对可成为伙伴

“欧洲气候行动网络”是一个包含850个非政府组织的联合机构。中国不仅是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以及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发生产大国。

▲乌尔丽克·阿尔尼奥

阿尔尼奥表示,迄今为止在有关气候保护问题的讨论中,中国一直是个负面角色。但这其实早已经不符合实际情况了。“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中国政府必须作出努力,避免气候变化的恶果对民众造成更大伤害。也就是说中国政府立场的突然改变,并不是要同全世界步调一致,而是因为主动应对气候变化也符合中国的利益。”

阿尔尼奥表示,中国在可再生能源研发领域的投入非常之大。中国关闭了大量煤炭企业,转变正在发生。来自“欧洲气候行动网络”的消息称,中欧双方将加强在可再生能源和电动车领域的合作和交流。中国计划从明年开始规定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以降低空气污染程度。欧盟的环保计划还远没有如此深入。

▲青海德令哈50兆瓦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一角

欧盟期望,在气候保护政策方面,中国能够成为一个可以信赖的伙伴。正是由于中国在气候保护政策方面改变了立场,巴黎气候协定才成为可能。欧盟现在认为,他们有义务同中国一道捍卫巴黎气候协定。数天前,默克尔总理在慕尼黑表示:“我们欧洲人必须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欧盟有可能在掌握自己命运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世界“反美阵线”形成


另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6月2日报道,6月1日,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宣布他将让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世界各国领导人随即形成了针对他的反抗阵线。

▲6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美国将退出《巴黎协定》。

报道称,法国、德国、意大利的领导人迅速发表了一项声明,表示“遗憾”,并表示不接受特朗普就该协议展开重新谈判的主张。

“我们在此重申,我们以最坚定的决心致力于迅速执行《巴黎协定》,包括其气候资金目标,我们鼓励所有合作伙伴加快行动,应对气候变化,”这份声明说。

主导谈判的前联合国官员克里斯蒂安娜·菲格雷斯说,根据协议,美国直到2019年11月才能提交退出意图,之后的退出程序还需要一年时间。

▲资料图片:2016年4月,时任美国国务卿克里签署《巴黎协定》。

报道称,从瑞典到澳大利亚,许多市长都批驳了美国的声明。“令人心碎的是,一旦他们掌握权力,政府在短时间内就能造成这样的破坏,”悉尼市市长克洛弗·摩尔说。“但是,正如我们今晚在美国看到的,当国家的行动出现摇摆的时候,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政府站出来,提供我们迫切需要的领导力。”

在特朗普宣布该消息之前,来自富国和穷国的联合国特使都表示,不管有没有美国参与,他们都将坚持这个协议。欧洲、印度和中国都承诺遵守自己在协议中的部分,新的外交联盟正在形成。

▲美国示威者在白宫外抗议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的决定。

即使华盛顿的一些最可靠的盟友也警告说,美国会在国际舞台上遭到孤立。

欧盟气候委员米格尔·阿里亚斯·卡涅特坚称,《巴黎协定》“将会持续下去”,他说,“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战斗中,世界可以继续依靠欧洲来充当全球领导者的角色。”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它因支持《巴黎协定》而逐渐在国际上获得赞誉。

德国总理默克尔对中国的承诺表示欢迎,称之为“鼓舞人心”。她提到布鲁塞尔与北京未来的合作,表明欧洲也有类似意图:推动潜在合作伙伴以填补华盛顿缺席所造成的真空。


几位西方国家的外交官说,他们不能理解白宫何以效仿叙利亚和尼加拉瓜,加入没有签署协议的小国家行列。有几位外交官说,上一次美国的世界地位下降到这么低的地步,还是在它入侵伊拉克的时候。

如果美国确实退出,“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不会完全崩溃,但它会动摇,”北京大学教授张海滨说。

“国际社会可能期望中国发挥领导作用,”他说。“但是在我看来,中国没有能力单枪匹马地扮演全球英雄角色。相反,我们需要同欧盟和基础四国紧密合作,”他所说的基础四国指由巴西、南非、印度和中国组成的谈判集团。

“集体领导会更重要,”他说。

▲工厂的烟囱冒出白烟。(德国之声)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新漫评:美国,你赢在哪里?

      据美国网站Politico报道,拜登政府的一些官员最近在私下研讨,每天美国因新冠疫情死亡的人数要降到多少时才是可以让人们接受的“适度死亡”,才可宣布政府已经战胜疫情。   在美国一些政客的眼中,死亡人数只是事关政绩的冰冷数据。 不久前,美国新冠肺炎累计死亡人数突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