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尽失的“人权观察”
其实,自成立以来,这个“人权观察”组织就丑闻不断,既涉及资金来源的问题,又涉及用人不当的问题,更与它片面和政治化的工作作风有关。2014年,正是它受到最为有力的质疑和批评的年份。
5月12日,两名前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道弗·佩雷斯·埃斯基维尔与梅里德·科雷根·麦奎尔寄了一封题为《关闭通往美国政府的旋转门》的抗议信给“人权观察”。抗议信一共获得了131名专家学者联署,批评“人权观察”与美国政府之间有着复杂且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人权观察”对于各国的人权标准和判断往往与美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和外交利益保持一致,不过是为美国做所谓的“观察”。
如同抗议信所言,“人权观察”的前华盛顿宣传总监汤姆·马林诺夫斯基曾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特别助理,现在担任助理国务卿。其董事会副主席苏珊·曼尼洛在其自传中坦陈自己是克林顿的好朋友,高度参与民主党事务。它目前的美洲顾问委员会成员中包括前美国驻哥伦比亚大使。另一位2003年至2011年担任美洲顾问委员会成员的米盖尔·迪亚兹曾任美国中央情报局分析师,现就职于美国国务院,担任情报界与非政府专家之间的沟通角色。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人权观察”的所谓观察有选择性、有多重标准了。2013年2月,“人权观察”曾经谴责叙利亚政府在内战中非法使用导弹,而同年8月,美国悍然违反国际法,以导弹攻击叙利亚时,“人权观察”却保持沉默。
迫于压力,6月3日,“人权观察”执行董事肯尼思·罗斯在其网站上进行了辩解。罗斯一方面承认,“人权观察”董事会和咨询委员中,确实有部分人士曾经任职于美国政府;另一方面声称,“人权观察”谨慎确保成员过去的工作关系不影响“人权观察”组织内的工作。但是这种辩解和说辞是苍白无力的。
7月8日,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继续公开反击“人权观察”,而且除了百名以上的专家学者联署之外,还加入了前联合国助理秘书长汉斯·冯·斯蓬内克以及现任的联合国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人权问题特别报告员理查德·福尔克。他们认为,美国中情局是近半世纪以来最恶劣的侵犯人权机构之一,但是“人权观察”却让中情局的分析师担任咨询委员;而且美国作为超级军事大国,经常违反国际法从事军事行动,威胁世界和平,而“人权观察”却并不谴责美国对国际人权的侵害,毫不掩饰对美国的亲近,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政治性的机构。
被揭露真实面目的“人权观察”,丢了颜面,更失去了公信力。
指手画脚的“人权观察”
“人权观察”的前身成立于1978年,当时名为“赫尔辛基观察”,其职责是监视苏联对赫尔辛基协议的执行情况。后来,该组织又以“观察委员会”的名义将工作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1998年,所有委员会统合为“人权观察”。借助在禁止使用童军、禁止使用杀伤性地雷等领域的倡导活动,“人权观察”的确捞取了一些政治资本。
但是,在美国政府以及有政治目的的资本或明或暗的支持下,“人权观察”更多的是借助西方国家在人权领域的话语霸权,挟“人权”而令天下。没有法律授权,没有足够的人力和能力,“人权观察”这个所谓的非政府组织俨然成为全世界的“人权卫士”和“人权法官”,对各国的人权状况进行评判,动不动横加指责。
在国际金融危机等背景下,作为发展中人口大国的中国,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老百姓从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不断获益,中国人权事业不断取得进步,呈现整体朝气蓬勃的发展态势。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法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中国的人权事业面临挑战,但更抓住机遇并长足发展。
可是这个“人权观察”,一如既往地抹黑中国,小题大作,借题发挥,以偏概全,全然否定。在它的眼里,中国总是“不对的”。中国要打击部分地区的恐怖势力、暴恐犯罪,它却说不保障少数人的权利,公然站在恐怖分子一边。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要制订《反恐法》,它就说《反恐法》草案是侵犯人权的“菜单”,似乎全然忘却与它关系密切的美国政府才是反恐过程中臭名昭著的人权纪录制造者。
发展中的中国,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前进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不无障碍、困难和挑战。中国的人权事业也是在不断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中坚定前行的。我们不会认为自己完美无缺,但是也不需要“人权观察”这个别有用心、已然失信的“人权卫士”或者“观察家”一年一度的聒噪不断。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